青山绿水是大自然赋予汉中及陕南地区宝贵的天然底色。把在这片底色上流淌的汉江清水送到北京,是陕西人、陕南人、汉中人的自豪及责任;保护好这片底色,并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永久底色又是陕西人、陕南人、汉中人在新时期坚持的毫不动摇的发展理念。汉中市兴汉新区的建设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在描绘着美丽的图画。
高起点 做好绿色规划
规模达27.7平方公里的汉中市兴汉新区的地理形状像一片狭长的叶子坐落在汉中市区的北边。要让这片叶子成为永久的绿色,并且能容纳下留得住汉中的山水乡愁,开局的第一步必须是高起点的绿色规划。追求的目标是——城市、生态、产业、民生、文化、旅游的协调发展。自2012年起,兴汉新区在国内外广泛征集概念性的规划,尊崇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概念,并以国际视野进行规划设计,来自欧、美、亚、澳四大洲的几十支顶尖团队共同参与,再对中标方案进一步地深化细化精准化,不断地打磨才有了今天的蓝图。
这个规划的可圈可点之处,是在区域规划中,大规划引领小规划,小规划契合大规划,小规划精致于大规划。按照汉中城市的定位及总体规划,兴汉新区作为城市的副中心建设文化生态新城镇,承担着汉中“一江两岸”发展规划的延伸功能,是未来城市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区块。规划在于建立一个汉水文化的主题小镇,建造一座具有“汉中风格、陕西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这就是兴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的方向。结构被具化为“一轴一带三组团,两湖六区多中心”的精致格局。
城在水边,水在城内。13公里汉源河自西向东贯穿新区,汉源湖、兴元湖等七座湖库分布在区内,“大绿”“大水”成就了这里优美的环境。在自然水系基础上对规划区域星罗棋布的鱼塘、水库、渠系进行疏浚治理,最后围绕汉源河形成了数十条河系纵横交织的万亩水域。依托滨水新城的基本格局,河上排布的八座古意渡口、百十座小桥与十五个汉文化主题社区相谐共生,丰富的人文理念构成的水岸景观,呈现出一幅“满城绿色满城水,银河汉水相映辉”美丽画卷。
特别是兴汉新区的规划做到了超前的理念与厚重的历史相结合,避免了“千城一面”,少走弯路,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让居民和游客更舒适的理念,都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重环保 坚持绿色建设
4月19日记者在中国建筑七局建设工地上看到,工人正在给裸露的区域铺草皮,为工作区进行临时绿化。而在整个兴汉新区建设工地都安装了冲洗台,使进出车辆干净出入。
距工地不远的地方,不时看到市民和游人在这里参观,虽然道路并未完全连通,但铺设好的道路两旁已经是绿树掩映,花草茂盛。在保留原貌和植被的兴元岛上,四周虽然是一派繁忙的建设工地,一万多只白鹭却自由栖息在枝头,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致。
短短两年,标志性建筑“汉文化博览园”“汉乐府”“兴汉城市展览馆”等相继封顶。张骞风情街,汉人老家街初具规模。规划区一百多条道路多半建成。一路一树一景,形成树木花草各具特色的丰富布局。串连水陆交通的上百座文化桥梁目前已竣工50余座,座座匠心独具。代表城市良心的地下综合管廊,可并行施工车辆,目前已开工达30多公里,这在全国城市建设中都处于领先行列。
兴汉新区构建以轨道交通、清洁能源公交为主的绿色交通体系,引导居民绿色低碳出行。同时,打造以人文主题步道、核心休闲步道、小区人行步道等为主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创造便捷舒适、富有艺术品位的景观庭院。
兴汉新区以“100年设计,300年校核”作为水系的设计标准,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等原始地形地貌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并以自然和人工相结合的手段,着力打造海绵城市,通过人工打造植被草沟、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最大限度提升城市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的功能。正是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使得兴汉新区涌动着水的灵气。在这里,碧波荡漾与激流险滩相映成趣,桥廊如画、绿树成阴、鸟鸣林间,呈现出一派湖光山色的江南风貌。
大协调 布局绿色产业
汉中兴汉新区,作为陕西省“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是国家文化部重点扶持的文化建设项目,国家旅游局优秀旅游目的地推介项目。也是由汉中市委、市政府主导的综合性文化旅游生态新城镇示范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承担着两项使命,一方面要保护好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一方面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支撑追赶超越。所以新区在产业布局上,从开始就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培育绿色产业、循环经济。
首先布局旅游产业。兴汉新区位于汉中高铁北站与新区“兴汉胜境”之间。依托四通八达的高铁、高速公路、机场等立体交通网络,兴汉新区将成为中国又一极具区位优势的国家级区域旅游枢纽,与成都、西安等国际客源大都市连成一线,与天水、宝鸡、巴中、安康等周边新兴旅游城市汇聚一片,全面参与中国西部旅游板块的崛起。按照“城市即旅游、街道即景区、社区即景点、市民即风景”的全域旅游概念,兴汉新区在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服务上进行了综合布局。以打造绿色城市样本引领健康生活方式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兴汉新城,已经形成了以文化为魂、以水系为韵、以绿色为底、以旅游为本、以休闲为主、以产业为基的绿色发展体系。
依托汉中打造养老产业的多重优势,兴汉新区与澳大利亚颐康养老护理院已签署合作协议,使得这个国际养老高端品牌提前入驻。引入世界先进的养老护理理念和模式,将带动医疗、救助、培训等相关领域的共同发展。
兴汉新区把环保无污染作为产业准入的刚性标准。将教育、医疗、体育等城市配套服务功能转化为兴汉新区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十五个社区也是特色产业园区。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会极大程度地带动汉中市域现代农业、药材加工、轻工制造等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
以开放共享共赢的姿态,通过与国际国内领先企业机构合作,兴汉新区未来将建成集文化娱乐、艺术设计、教育培训、城市观光、休闲度假、商贸会展、医疗保健、养老养生、旅居安居九大绿色产业为支撑的创新型生态新城。
按照宜居、宜业、宜游、宜教、宜养的“五宜”新城为特色,以构建绿色生态空间的大健康产业,以国际、全龄、普惠为目标的大教育产业,以创意、科技为支撑的文化产业,以设计、研发为基础的高新产业将百业荟萃兴汉新区。
绿色的宜居环境,带给当地百姓极大的生活福祉。一组数字给我们留下了深深印象:2.6万户,7万多人近期即将回迁,住进兴汉新城容积率低于1.8且拥有高采光率的15个拆迁安置区,这些居民成为这里最早享受绿色文明的幸福人群!
本报记者 戴吉坤 宋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