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纪录片《汉源》第一集
时间:2016-06-16 14:07:06 浏览:
第一集《古道》
樊小飞
  吴婷是西汉高速汉中收费站的一名普通的员工。自2007年高速公路开通以后平均每天有两千余辆汽车从这个闸口通过,往来运送物资以千亿吨计算。

  廖飞龙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百次驾车往返于汉中与西安之间了,他只记得十年前八九个小时盘山转岭的车程,现在仅需三个多小时便可顺达完成。

  每年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在汉中任何一条道路上行驶,你都仿佛进入了一副山水画卷。独特的自然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让这里成为了偏安一隅的世外桃源。但如同那个梦中的桃源一样,闭塞的交通和封闭的环境使这个位于秦岭与巴山之间的天府之地长久不便与外界产生联系。

  从这张卫星遥感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片秦巴谷地的地形面貌。它就像一个巨型的漏斗,被周围的群山环抱。中心的平原地区与周边山峰的最高落差达将近三千米。盆地以南的山脉因曾是古代蜀国和巴国的领地,人们叫它巴山。而北面的高山便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秦岭。在古人眼中这里是龙脉,而若要翻越这条巨龙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天,在穿越秦岭的高速公路上共有隧道136个,桥梁540座。两山对峙桥隧相联成为了现代交通穿越山谷地带的必要手段。但由此上溯两千余年,在工程机械还只停留在撬棍与木槌的年代,山谷间的通途大道则是这种被称为栈道的交通设施。

  栈道大多沿河谷修建,在峭崖陡壁上钻孔架木,铺板而成。火药发明以前,在上为绝壁、下为激流的自然条件下,工匠们多采用“火焚水激”的方法开山破石。他们在岩壁上凿成大小不一的孔洞,均插上木桩,在上排木桩搭遮雨棚,中排木桩铺板成路,下排木桩支木为架。连绵的栈道犹如一条长龙穿山越谷,蔚为壮观。

  今天,在秦岭与巴山的河谷之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很多残存的栈道遗迹,它们历经沧桑也在诉说着过往。史书记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栈道是从褒谷口到斜谷口的褒斜道,它因道路两端山谷的称谓而命名,而第一条穿越巴山栈道的命名却是因为一件本不存在的神秘礼物。

  战国秦惠王时期,秦国的军帐中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他是第十二世蜀王,是秦王的邻居也是秦国的盟友。蜀王此行的目的是来接受一份贺礼。礼单是一头神牛,一头巨大的神牛,传说它的粪便便是金灿灿黄金,蜀王对此深信不疑,他决定为此打通巴山天险,迎接神牛入蜀。

  在两千多年前的蜀国,国王的命令就是神的旨意。为了蜀王梦中的神牛无数的劳役开始了漫长的筑路工程。在巴山的峡谷之中蜀人用最原始的工具为后世上演了一部“五丁开山”的神话史诗,但他们不会想到这条用血汗换来的道路,却让他们的国家走向了灭亡。

  秦惠王时期,秦国与蜀国的疆界已在汉中盆地接壤,当时的南郑城便是秦人一手修建。但因巴山天险阻隔秦人很难进入蜀地。若想荡平古蜀国的江山,必须要有道路连接,而秦王一手炮制的那头神牛,便是秦国大军的“开路先锋”。

  神牛终于被送到了蜀地,但蜀王却并未实现他的黄金美梦,因为随神牛而来的还有秦国如狼似虎的军队,在梦中惊醒的蜀王终于认清了秦惠王笑声背后的真相。他借蜀人之手为蜀国修筑了一条毁灭大道,把古蜀国的疆域划进了秦国的版图之内。古蜀王的贪念换来的是国破家亡,而“金牛道”则成为了这条道路的永久名称。

  一条路让古蜀国的历史走到了尽头,但却从此让三个天府之地关中、汉中与巴蜀因千里栈道一贯而通,这项早于万里长城的巨大土木工程, 便是当时秦巴谷地的国家级“高速公路”。
 
【王立群采访】
  有了金牛道以后,巴蜀跟中原就有了交往,物资的交往,人员的交往,文化的交流,特别是文化的交流,极大的改变了以巴蜀为代表的西南方,使巴蜀为代表的云贵川这个西南方,纳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对我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一个帝国的形成,意义非常重大。
 
  两千多年以前的“金牛道”得名于一场战争。这是战国时期的一次邻国之间的吞并。历史中因战争而得名的道路不计其数,它们有很多已被写进了世界军事史的教科书。

  拜将坛,现位于汉中汉台区的闹市中心。每天来此的人,或漫步留影,或习拳舞剑,惬意的生活让这里安宁而祥和。只有这高耸的石像和斑驳的石碑告诉人们,两千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件惊 天动地之事,成就千古传奇一人。

  雕像的原型便是汉初三杰之一的大将韩信。二千多年以前刘邦正是在此地拜他为大将统领三军。当时秦岭中可供军队通行的道路不是焚毁便是被严加封锁,三百里天险是楚军高枕无忧的天然屏障。如何冲破壁垒,平定三秦,是大将韩信要走的第一步棋。
韩信的第一步棋里并没有樊哙。这个刘邦手下的第一猛将今天却只是一个监工,他的任务是在三个月内修复那条已经烧毁的褒斜栈道,而以这样的进度,三年也未必可以完成。

  深知樊哙苦恼的还有楚军大营里的守将章邯,作为秦人他深知栈道的军事价值,也料到汉军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务,他在嘲笑韩信的无知与刘邦的无能,却并未察觉死亡正一点点地向他逼近。

  向他逼近的正是他嘲笑的刘邦与韩信,此刻他们正带着汉军的主力隐秘前行于崎岖的山路之上。在所有人都认为秦岭已无道路通行的时候,韩信在地图上又画出了另一条道路,并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走向。他让樊哙佯修栈道以麻痹敌人,同时调遣主力奇袭陈仓。那条在军事地图以外的山路当时被称为故道,现在人们叫它陈仓道,为的是纪念那段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军事奇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故事的结局自不言说,汉军如神兵天降一举收复关中,此后又以巴蜀、汉中和关中为基地,用时四年于垓下一役逼得项羽自刎于乌江。一统天下的刘邦沿用汉王之“汉”为国名。大汉王朝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演绎了四百多年的华彩篇章。
 
【王立群采访】
  这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它和那个中国古代三十六计当中间那个声东击西非常接近,这场战役打胜以后刘邦就迅速的把他的军队打入关中,这样刘邦就拥有了三块根据地,巴蜀、汉中、关中这三个地方成为刘邦以后统一天下的粮仓,和后勤保障的供应基地,对整个刘邦集团取得天下来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条路开启了汉王朝的大门,汉中也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直至唐代这里已成为秦岭以南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它就像一个巨型的十字路口,成为了行人商旅南下北上的必经之路。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文明礼仪随众多文人雅士不断从此进入巴蜀,为当时中国西部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同时巴蜀大批的钱粮赋税、珍肴特产也经此地源源不断运往长安,特别是为了运送一种水果,不仅刷新了当时中国的运输速度,更催生了一条新的道路。

  新道路的得名源自荔枝,它可生津止渴,补脾益血。在唐代的宫廷之中,上好的荔枝是贵妃的最爱。但这极易变质的美食却只产自南方。
今天,当时运送荔枝的古路已变为供汽车通行的柏油路面,从唐代的荔枝产地重庆涪陵出发到陕西西安的通行时间大约在25个小时左右。但在一千年前的唐朝,汽车还没有发明。

  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古人提升速度的手段是一种严整周密的驿站体系。这个庞大的快递系统,完全为皇家专享。在当年那条与210国道几乎重合的荔枝道上,皇家快递们二十里换一人,六十里换一马,日夜兼程,紧鞭急蹄,为的是保证在七天七夜之内把新鲜的荔枝送到长安。而诗人的妙笔也成为了这一时期汉中古道的完美注脚“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在汉中,各个朝代的驿站、驿亭很难用数字统计。秦巴谷地的道路也因此变得更加完善和通畅。这些驿站后来多演变为古道上的村镇,成为了中国西部南北交通网上的休息区与服务站。历史中,这些道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留下了数不清的故事,它们无时不在温暖着我们的精神家园,无时不在滋养着我们的文化。

  眼前这些摩崖石刻,现在在博物馆展出,但曾经却是镌刻在褒斜栈道的石门附近。学术界把它们称为“石门十三品”。它们是见证我国书法文字由篆到隶,由隶到楷整个发展过程的教科书。

  岁月轮转,这些真迹已搬离了那条古路,搬到了博物馆中,搬到了书本之上。它既是书法艺术传承的最好佐证,也是那些已经渐渐消失的古路留给世界的岁月凭证。
在岁月中,曾经的栈道或已残损,或被淹没。穿越秦岭与巴山的道路一直在发生着改变。今天,我们选择的通行方式多种多样,未来建成的高速铁路将更加缩短秦巴之间的通行时间。那些历经沧桑的古路,已不再是最佳的出行选择了,但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却仍然是难以逾越的高峰。
 
(小学生朗读同期)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里是汉中市略阳县青泥河小学,从建校那一年起这首千古名篇就伴随这里的学生一同成长。而从他们入学那天,同样伴随他们的还有校门口这两棵高大的银杏。相传这是李白手栽的古树,诗人当年从此翻越青泥岭,写下了“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的诗句。古树是否出自李白之手已无从考证,但诗人的确在这里,吟唱出了《蜀道难》,让这294字的诗篇流传了1300年。

  蜀道!并不是特指四川的道路。它是从关中进入四川若干条道路的总称。当年的褒斜道、陈仓道、傥骆道、子午道、荔枝道、文川道、金牛道、米仓道、阴平道等十余条道路,在秦岭与巴山之间编织成一副巨大的路网,成为了当时中国西南陆路运输的交通动脉。而这块在陈仓道旁发现的《仪制令》则成文于南宋淳熙八年,它既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交通法规实物,也见证了那段名人商旅往来不断的黄金岁月。

  在历史中,汉中的路网所扮演的角色是沟通与连接,但今日却早已成为一种文化。路与路之间其实并无异同,只因为从上面走过的人与发生过的事才让它们有了灵性,成为传奇。今天,你只有切身行走在这些地理坐标与历史坐标都同样精彩的道路之上,才可以真正感受它,领悟它。只是我们已从行路人变成了驾驶者,千里马换成了越野车。